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图书作者:李永新
  • 图书定价:¥58.00
  • 折扣价格:¥52.20
  • 为您节省:¥5.80
  • 图书ISBN:
  • 正品承诺: 正品承诺
  • 出版时间:2010年7月1日
  • 图书版次:第一版
  • 本书邮费:邮费说明
  • 图书开本:16开
  • 点击次数:

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内容简介

『 内容简介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李永新主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12 (2010.8)内蒙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isbn 978-7-80208-734-7中公名师深度研发    夺取内蒙古行测高分最全面的考点、最快捷的方法、最深入的讲解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对应试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2010年内蒙古首次参加联考,题型题量逐渐趋于规范化,这种格局之下的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兼顾“省考”和“国考”两种风格,尽管题量保持不变,但是考查的知识点难度相对增大;与此同时,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时间一直为120分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考生都反映时间不够,难度太大,很难取得高分。因此,如何花最短的时间获得最高的准确率,是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也是一直困扰考生的问题。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突破行测解题瓶颈,实现行测高分,中公教育专家与教材编研团队根据多年辅导经验,在把握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最新动态与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公务员考试的最新研究成果,历时数月,倾心打造了这本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书中细致分析了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特点,从独特便捷的视角总结诸多解题技巧,从考生作答的角度讲授解题思路,使考生真正了解作答过程,快速提高成绩。希望能助公考路上自强不息的广大考生一臂之力。本书有如下四大特点:一、最全——精讲百余种题型,囊括内蒙古公考所有内容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五大部分,看似系统,实则要点繁多且分散。如果考生对考试要点不够熟悉,在做题时就会感觉难以入手,失分连连。本书根据内蒙古行测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题型的不同特点,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分为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九章,形成了系统全面的知识要点体系。在每一章中,又将各种基本题型细化,深入讲解题型特点,内容翔实,便于广大读者准确把握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重难点。二、最优——优解千余道真题,点拨内蒙古考试解题技巧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时间短、题量大,考生普遍反映时间不够。这是因为考生缺乏有效的解题方法,掌握一套快速解题的方法对于考生取得行测高分至关重要。本书以实现简单、快捷、准确解题为基准,系统总结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每一种题型的实战解题技巧,很好地契合了内蒙古公考的命题思路,旨在让考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从容应对行测考试,帮助考生成就行测高分。为此,本书在细节之处更显功夫:①本书针对内蒙古行测真题的考试要点和解题技巧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既有深度的理论知识分析,又有精彩的典型真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将知识点的原理、特性、命题思路及解题模式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分析比较的知识点,还设置了直观易懂的表格;针对典型真题的讲解,并不是“就题论题”,而是注重总结一般性规律,对考生解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技巧进行指导。②本书设置有知识点睛、要点提示和技巧提升等诸多板块,分别对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容易出错的命题陷阱和重要的方法技巧进行有效地总结。三、最准——中公数百位名师预测内蒙古公考命题趋势 中公教育长期致力于为广大考生提供高质量的考前培训和辅导教材,其高命中率更是备受好评。在本书中,中公数百位名师在深入分析内蒙古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结合公务员考试最新动态,精准预测了内蒙古公考的命题趋势,希望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考试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最值——双重大礼相送帮助考生全面备战内蒙古公考 中公教育作为公职类考试培训的开创者,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学员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员、回馈学员,将面向购买本书的读者赠送双重大礼,帮助考生全面备战内蒙古公考(详细情况参见封底)。 本书虽精心准备,但书中难免有未尽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适时修正,让本书更加契合考试,从而更好地帮助读者。感谢您对中公教育的长期支持,祝您早日金榜题名!中公教育专家与教材编研团队  2010年7月     近三次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综述及命题趋势分析近年来,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的题型和题量相对稳定,但试题综合难度较大。尤其是2005年以后,难度逐步加大的趋势更为明显。这种难度主要表现在试题的灵活性和所要求的思维层次上。根据近三次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公务员考试辅导的经验,我们预测201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将会有新的变化,以下将结合2009-201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进行具体分析。一、内蒙古近三次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综述2009-201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题量分布■由上表可知,近两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题型、题量总体比较稳定,但具体到各门学科则稍微有些变动,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题量稳定,近三次的题量均为120题2.理科数学部分题量有所增加近两年,数字推理均为5题;数学运算均为10题;资料分析由2009年春的15题增加到20题,预计今后仍为20题。3.常识判断题量稳定近两年的常识判断稳定为20题,且均为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但是考查的知识范围明显增加,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地理、科技和生活常识等基础知识。4.判断推理部分题型题量趋于稳定2009年春季的判断推理涉及了事件排序的考查,自2009年秋季起取消了事件排序。判断推理部分题型稳定在对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的考查;题量也保持在35题,趋于稳定。5.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量、题型稳定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型自2009年秋季取消了对文章阅读的考查,题型变为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后,2010年沿用了这两种题型。该部分题量仍然保持在30题。究其原因,以上的变化是由于内蒙古参加了2010年十三省联考的缘故。试卷兼顾“国考”和“省考”两种风格。预计2011年内蒙古将延续这一趋势,题型和题量变化不会太大。与此同时,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所考查的知识点也在逐年变化,考查内容丰富,既强调考生的基础知识,又强调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形象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2009-201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及考点分布          (续表)        二、201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趋势分析(一)数量关系——数字推理1.题量稳定近几年,数字推理维持在5道,预计今后的题量不会改变。2.题型固定,考查规律较集中考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突出相邻项之间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多次方数列变式出现频率较高。在参加2010年十三省联考前,分式数列为必考题型。3.作差法、转化法、拆分法广泛应用例题1:内蒙古行测真题0,  4,  16,  48,  128,  (    )a.280    b.320    c.350    d.420【解析】方法一,积数列变式,前两项差的4倍等于第三项。(4-0)×4=16,(16-4)×4=48,(48-16)×4=128,(128-48)×4=(320)。方法二,整数乘积拆分数列。  0     4     16      48     128    (320) ↓    ↓    ↓     ↓      ↓      ↓0×2   1×4   2×8   3×16   4×32  (5×64)第一个乘数0、1、2、3、4、(5)是连续自然数;第二个乘数2、4、8、16、32、(64)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例题2:内蒙古行测真题 1,  9,  35,  91,  189,  (    )a.301    b.321    c.341    d.361【解析】各项分别为1×1、3×3、5×7、7×13、9×21,第一个乘数组成奇数列,第二个乘数组成二级等差数列。1      3     7     13    21   (31) ■   作差     2      4       6      8     (10)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第一个乘数的下一项是9+2=11,则( )=11×31=341。■(二)数量关系——数学运算1.题量稳定近几年,数学运算题量一直稳定为10道,预计今后仍将维持10道题目。2.考查题型偏向常规题型计算问题、工程问题为必考题型,和差倍比问题、统计类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等也经常出现。2010年参加联考后,新增了难度较大的推理问题。3.难度不断加大题目的背景生活化,单纯的计算题较少,要求考生仔细分析题意,寻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解题时,强调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需要考生在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例题1:内蒙古行测真题有一排长椅总共有65个座位,其中已经有些座位上有人就坐。现在又有一人准备找一个位置就坐,但是此人发现,无论怎么选择座位,都会与已经就坐的人相邻。问原来至少已经有多少人就坐?a.13      b.17       c.22     d.33【解析】要保证无论怎样选择座位都会与人相邻且同时就坐人数最少,要每隔2人就有一人就坐。因此每3个座位是一个循环,65÷3=21……2,因此至少有21+1=22人就坐才能满足题意。例题2:内蒙古行测真题 一列队伍沿直线匀速前进,某时刻一传令兵从队尾出发,匀速向队首前进传送命令,他到达队首后马上原速返回,当他返回队尾时,队伍行进的距离正好与整列队伍的长度相等。问传令兵从出发到最后到达队尾所行走的整个路程是队伍长度的多少倍?a.1.5               b.2            c.1+■                d.1+■ 【解析】相同时间内路程比等于速度比。设队伍长度为1,传令兵速度为v1,队伍速度为v2。有■+■=■,得到(v1-v2)(v1+v2)=2v1v2。令v2=1,有v21-2v1-1=0,解得v1=1+■。路程比等于速度比,队伍走的路程是队伍长度,则传令兵走的路程是队伍长度的(1+■)倍。例题3:内蒙古行测真题 甲乙两人相约见面,并约定第一人到达后,等15分钟不见第二人来就可以离去。假设他们都在10点至10点半的任一时间来到见面地点,则两人能见面的概率有多大? a. 37.5%        b.50%            c.62.5%        d.75%【解析】如图所示x、y分别代表甲、乙两人到达的时刻,则阴影部分表示两人能见面,占大正方形面积的比例即为两人能见面的概率。显然两边的小三角形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两人见面的概率为1-■=75%。■(三)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题量减少为5道2009年春季内蒙古行测真题中图形推理为10道,但2009年秋季和2010年联考中题量均为5道,预计今后的题量也是5道。2.考查规律较集中近两年图形推理的题型有很大变化,但考查的规律集中在图形数量关系、相对位置、图形的移动、叠加上。3.解题方法多样特征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位置分析法在解题中广泛应用。例题1:内蒙古行测真题   【解析】前两个图形叠加,去掉有阴影的部分得到第三个图形。所以选择a。例题2:内蒙古行测真题    【解析】第一组图形的线条数均为13,第二组前两个图形的线条数均为14,因此选择线条数为14的c项。■(四)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必考题型,题量稳定定义判断是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近三次考试题量始终为10道,重点考查单定义类题目。2.涉及的知识面范围较广定义判断中的定义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如心理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但考生即使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依据题干信息依然可以作答。3.题目总体不难,但选项干扰性较强,难度相对上升例题1:内蒙古行测真题自我防御性归因是指通过强调自己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防御性归因的是(    )。a.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否具有创造力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先进b.某公司管理者在总结企业成功经验时说,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员工和先进的管理方法c.某国gdp水平屡创新低,该国领导人表示,这是受到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d.某企业因经营不善而面临破产,该企业领导承认企业领导班子在经营决策上存在失误【解析】自我防御性归因的定义要点是:强调自己对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坏结果的责任。a项并未提及家长自己的作用,b项肯定了其他人的作用,d项承认自己对面临破产的责任,都不符合定义;c项该国领导人将gdp水平低的原因归结为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缩小了自己的责任,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例题2:内蒙古行测真题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同一时间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价格歧视的是(    )。a.经销商将过季商品打五折出售b.电信运营商对网内和网外通话实行区别定价c.北京某电影院对其会员实行票价八折的优惠d.香港四星级酒店的价格高于内地很多四星级酒店【解析】价格歧视的定义要点是:①同一时间;②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③对不同的接受者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a项打折商品已经过季,不符合①;b项不符合②;d项两地四星级酒店的标准可能不同,不符合②;c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五)判断推理——类比推理1.新增题型自2009年秋季起,内蒙古取消了事件排序类题目,增加了类比推理的考查,且题量始终为10道。2.考查内容涉及广泛,词项间关系更加多样2010年类比推理题目涉及了生物、物理、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的词项间的关系更加复杂,需要考生考虑全面。3.考查题型丰富内蒙古类比推理部分涉及到了三词型和对当型题目的考查,题型丰富。例题1:内蒙古行测真题手术刀:外科医生a.渔网:渔民             b.讲台:教师c.打火机:抽烟者        d.望远镜:科学家【解析】手术刀是外科医生的工作用具;a项渔网是渔民的工具。讲台是教师的工作地点。故答案选a。例题2:内蒙古行测真题妻子:母亲:社会角色a.水:冰:液体                          b.父亲:儿子:家庭c.冰糖:砂糖:糖精                      d.石墨:金刚石:化学物质【解析】妻子和母亲都是社会角色;石墨和金刚石都是化学物质。故答案选d。例题3:内蒙古行测真题(   ) 对于  效益  相当于  经营  对于 (   )a.投入  利润             b.成本  税收c.生产  规划             d.资本  管理【解析】投入是产生效益的必要条件,经营是获得利润的必要条件。故答案选a。■(六)判断推理——逻辑判断1.题量稳定,题型丰富近几年,逻辑判断题量维持在10道,且考查的题型种类更加丰富。2.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题目都有所涉及201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部分以可能性推理为主,全面考查了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和解释型题目;而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了直言命题的相关知识,相比于之前的考试,题型更加丰富。3.考试难度趋于稳定虽然考试中该部分的题型及难度趋于稳定,但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却逐年提高,强调解题方法的运用及论证结构的辨别。例题1:内蒙古行测真题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有些甚至在人体内可能转换成致癌物质。因此,应该使用天然色素代替合成色素。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人体的解毒功能和排泄功能可消解合成色素中的一些毒素b.天然色素成分复杂,加工过程中可能因结构改变而生成有害物质c.天然色素的着色力一般不如合成色素强,比较容易褪色或变色d.天然色素的提取并不容易,成本消耗大,技术上也不好操作【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由“合成色素不能提供营养甚至会危害健康”为依据得出“应使用天然色素代替合成色素”的结论。b项指出天然色素在加工过程中会生成有害物质,说明不应该使用其代替合成色素,削弱了题干结论。a项虽然说明部分合成色素的毒素可以被消解掉,但并不能削弱合成色素应被代替这一结论;c项的着色力属于无关项;d项的成本大,提取困难也属于无关项。故答案选b。例题2:内蒙古行测真题甲乙两公司均为使用其公司数码产品有疑难问题的顾客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拨打热线电话要收取相应的通话费用,所以通常来说,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倍。这说明,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乙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甲公司的多2倍b.甲公司数码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比乙公司的多5倍c.乙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甲公司多2倍d.甲公司收到的有关数码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乙公司多5倍【解析】加强型题目。题干由“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比乙公司多5倍”推出“甲公司的数码产品一定比乙公司的复杂又难用”,理由是“消费者只有在使用数码产品遇到困难时才会拨打电话”。a项说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少,而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支持了题干结论;b项说明可能是由于甲公司的消费者数量多使得甲公司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多,削弱了题干的结论;c、d两项没有涉及到数码产品的使用问题,属于无关项。故答案选a。■ (七)常识判断1.题量保持在20道左右,题型仍为单项选择题依2009年到2010年的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真题来看,常识部分的题量一直保持在20道。预计2011年仍将保持这一题量。2.考查知识范围广泛,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题目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测查的内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科技和生活常识等方面,着重考查考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选拔合格公务员的考试性质决定了法律不同的地位,因此对考生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将是重点之一。对人文知识的考查,体现的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这也将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在平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建立充足的知识储备体系。3.科技常识比重大科技常识往往与人文常识一起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历年真题分析,科技常识仍将在考试中占较大比重,考生对科技常识的备考也需要注意。4.政治常识偏重时政考查作为公务员,应当关注国家政治动态,了解国家政治形式,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例题1:内蒙古行测真题李某为公司仓库保管员。某日,两歹徒为逼李某交出仓库钥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中李某抢了路边正在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a.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b.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c.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d.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解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李某为了保全个人人身安全,抢走摩托车逃走的行为完全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故正确答案为d项。例题2:内蒙古行测真题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                     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                      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解析】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甘肃和河南、山西两省不接壤,因此a项错误。这些省都有黄河流过,因此b项正确。河南洛阳位于平原地区,因此c项错误。河南省在山西省以南,纬度差别大,因此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项。■(八)言语理解与表达1.题量稳定在30题,且均为选词填空10道,片段阅读20道的分配形式自2009年春季至今,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量一直稳定在30题。2010年题型依旧沿用2009秋季的选词填空+片段阅读,预计在2011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这一部分的题型、题量变动不会太大。2.选词填空倾向综合考查选词填空多考查近义词辨析,近义词基本为平时易混淆的,或者在语境中有特殊含义的。2009年秋季前曾经涉及过对一空实词的考查,但最近这两次考试都没再出现,而更多的是采用实词+成语的综合考查形式。2010年内蒙古参加十三省联考后还出现了两空成语的考查,考试的难度进一步增加,考生对此需多加注意。3.片段阅读部分考点比较集中片段阅读的考点主要集中在观点主旨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等,难度也有加大的趋势。(1)观点主旨型题目:重中之重,要求考生能够判断作者态度倾向、归纳文段主要内容、提取文段中心观点等。(2)细节理解型题目: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对文段细节进行理解和把握。(3)主题概括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标题型题目虽然考查的题量不大,每年可能只有1道题,但作为片段阅读的常考题型,考生也需重点复习。(4)语句排序型题目:这是2010年内蒙古参加十三省联考后出现的新题型,此种题型在当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曾出现过2道,由此可看出十三省联考向国家公务员考试贴近的趋势,对这种题型考生需引起重视。(5)另,虽然近三次公务员考试中内蒙古都没有出现短文寓意型题目、结构推断型题目以及语句填充型题目。但作为片段阅读部分常考的代表题型,考生也需有一定了解。例题1:内蒙古行测真题当我们在谈论创意的时候,大多会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或者说,创意应该是             的。我们会说:如果给创意制定一个框架的话,可能会束缚创意,让创意变成             的工匠活。a.天马行空   按部就班        b.稍纵即逝   循规蹈矩c.自由自在   循序渐进       d.标新立异   熟能生巧【解析】由“或者说”可知,第一空的词语应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相对应,“稍纵即逝”、“标新立异”明显不合要求,排除b、d两项。“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规矩、程序办事;“循序渐进”指按照次序有步骤地逐渐提高或发展。与“制定一个框架”、“工匠活”相对应,第二空用“按部就班”更恰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例题2:内蒙古行测真题城市好比一个巨大的海绵,劳动力就像城乡之间流动的水,当经济处于上行期,经济扩张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处于下行期,经济衰退又将这些劳动力挤回了农村。正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海绵效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发挥着就业缓冲器的作用。但这种海绵效应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进行转移。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经济衰退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b.城乡二元结构减弱了经济衰退的影响c.不能过分依赖海绵效应的就业缓冲作用  d.农村劳动力不应成为经济衰退中的牺牲品【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海绵效应及其积极作用,接着指出“海绵效应是不可持续的”,并解释其原因。由此可知,文段论述的主题是“海绵效应”。再由转折词“但”可以看出,文段强调的是“海绵效应”的不可持续性。因其“不可持续”,对“海绵效应”的利用就应当适可而止。选项中只有c项既体现出对“海绵效应”“不能过分依赖”的态度,又兼顾“海绵效应”这一主题元素。故本题答案为c。■(九)资料分析1.题量提升自2009年秋季考试开始,资料分析题量由15道提高到20道,预计今后的题量仍为20道。2.材料多样所给材料包括单一文字资料、单一表格资料、单一图形资料、文字+表格的综合型材料、图形+表格的综合型材料。近两年,综合型材料所占的比重呈逐年递减的趋势。3.考点集中年增长率、比重、倍数、百分比等概念考查频率较高;计算题、比较计数题、综合分析题考查频率较高,计算量和计算难度明显增加;综合分析题难度相对较高,几乎成为必考题型;而直接查找题的考查微乎其微。■ 目录前言(1)近三次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综述及命题趋势分析(1)第一章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第一节  数字推理概述(2)一、数字推理题型简介(2)二、数字推理复习指南(5)第二节  数字推理特征分析(6)一、数项特征分析(6)二、结构特征分析(8)第三节  数字推理直觉培养(10)一、数字直觉(10)二、运算直觉(12)第四节  数字推理解题方法(15)一、作差法(15)二、作商法(16)三、作和法(17)四、作积法(18)五、转化法(18)六、拆分法(20)第五节  数列形式数字推理(22)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22)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24)三、和数列及其变式(25)四、积数列及其变式(27)五、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28)六、分式数列(30)七、组合数列(32)八、创新数列(34)第六节  图形形式数字推理(37)一、圆圈形式数字推理(37)二、表格形式数字推理(38)三、三角形数字推理(39)第二章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第一节  数学运算六大思想和方法(42)一、猜证结合思想——找到数学运算答案的利器(42)二、化归思想——从复杂到简单,从陌生到熟悉(45)三、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两条路线(47)四、数形结合思想——数字与图形的完美结合(50)五、函数与方程思想——代数中的灵魂思想(53)六、极限思想——从有限到无限,从初等到高等(55)第二节  数学运算基础知识(57)一、数的特性(57)二、常用计算技巧(61)第三节  数学运算基本题型(63)一、计算问题(63)二、和差倍比问题(66)三、行程问题(67)四、工程问题(69)五、利润问题(70)六、浓度问题(71)七、统计类问题(72)八、容斥问题(77)九、抽屉原理(78)十、植树问题(79)十一、鸡兔同笼问题(79)十二、盈亏问题(80)十三、年龄问题(81)十四、日期问题(81)十五、牛吃草问题(82)十六、方阵问题(83)十七、几何问题(83)第四节  数学运算题型扩展(87)一、对策分析类问题(87)二、操作问题(90)三、推理问题(91)第三章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第一节  图形推理概述(94)一、图形推理题型简介(94)二、图形推理复习指南(98)第二节  图形推理能力培养(100)一、观察能力(100)二、辨别能力(102)三、推理能力(104)第三节  图形推理常见考点及规律(106)一、图形中的几何特征(106)二、图形中的数量关系(109)三、图形中的相对位置(113)四、图形中的旋转、移动与翻转(114)五、图形中的组合与叠加(115)第四节  图形推理解题分析方法(117)一、特征分析法(117)二、求同分析法(119)三、对比分析法(121)四、位置分析法(123)五、综合分析法(125)第五节  图形推理题型解读(128)一、古典型图形推理(128)二、视觉型图形推理(129)三、九宫格图形推理(132)四、空间形式图形推理(135)第四章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第一节  逻辑判断概述(140)一、逻辑判断题型简介(140)二、逻辑判断知识体系(140)三、逻辑判断备考策略(141)第二节  直言命题题目解题全攻略(142)一、直言命题基础知识(142)二、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43)三、三段论与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145)四、直言模态命题(148)第三节  复言命题题目解题全攻略(150)一、几种常见的复言命题(150)二、复言命题的真假关系(151)三、复言命题的推理(154)第四节  分析推理题目解题全攻略(159)一、排除法(159)二、代入法(159)三、假设法(160)四、找突破口法(160)五、图表法(161)六、排序法(162)第五节  削弱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64)一、论证的相关知识(164)二、削弱论点(167)三、削弱论据(168)四、削弱论证关系(169)五、削弱程度的比较(171)第六节  加强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73)一、加强结论(173)二、加强论据(173)三、加强论证关系(174)第七节  前提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77)一、前提与结论间建立联系(177)二、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179)三、推论可行或有意义(179)第八节  解释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81)一、解释结论或现象(181)二、解释差异或矛盾(182)第九节  评价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84)一、常规评价(184)二、找争论的焦点(185)三、直接评价论证方法(186)四、找寻相似的逻辑结构(187)第十节  结论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88)一、对题干信息的理解(188)二、归纳论点(189)第五章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第一节  定义判断概述(192)一、定义判断题型简介(192)二、定义判断的解题原则(192)三、定义判断的解题步骤(193)四、定义判断备考指南(193)第二节  定义判断主要题型(194)一、肯定型、否定型和非常规型判断(194)二、单定义判断和多定义判断(196)第三节  定义判断解题全攻略(198)一、关键词法(198)二、排除法(202)三、对比法(203)第六章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第一节  类比推理概述(206)一、类比推理题型简介(206)二、常见错误和误区(206)三、类比推理备考及解题技巧(206)第二节  类比推理主要题型(207)一、两词型(207)二、三词型(207)三、对当型(208)第三节  词项间的逻辑关系(210)一、并列关系(210)二、条件关系(211)三、描述关系(212)四、其他关系(213)第四节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215)一、解题技巧(215)二、注意事项(217)第七章  常识判断第一节  常识判断概述(220)一、题型简介(220)二、备考指南(220)第二节  政治常识(221)一、考试特点(221)二、真题解读(221)三、考点点拨(223)四、练习(225)第三节  法律常识(227)一、考试特点(227)二、真题解读(227)三、考点点拨(229)四、练习(231)第四节  经济常识(233)一、考试特点(233)二、真题解读(233)三、考点点拨(234)四、练习(236)第五节  人文常识(238)一、考试特点(238)二、真题解读(238)三、考点点拨(239)四、练习(243)第六节  地理常识(245)一、考试特点(245)二、真题解读(245)三、考点点拨(247)四、练习(249)第七节  科技和生活常识(251)一、考试特点(251)二、真题解读(251)三、考点点拨(252)四、练习(254)第八节  常见解题技巧(256)一、关键词暗示法(256)二、排除法(256)三、现实联想法(257)第八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一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260)一、题型简介(260)二、备考指南(260)第二节  选词填空(262)一、选词填空的首要方法——对应分析法(262)二、选词填空的关键方法——语义分析法(264)三、成语类选词填空(267)四、摹状类选词填空(276)第三节  片段阅读(281)一、片断阅读考查特点分析(281)二、片段阅读第一方法——关键信息特征识别法(281)三、专题精讲(286)观点主旨型题目(287)主题概括型题目(297)结构推断型题目(300)语句填充排序题目(306)细节理解型题目(314)      词句理解型题目(318)      标题型题目(324)                     短文寓意型题目(330)第九章  资料分析第一节  资料分析概述(336)一、资料分析题型简介(336)二、备考策略(337)第二节  资料分析阅读技巧(338)一、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型材料(338)二、表格交叉项法——表格型材料(339)三、图形要点抽取法——图形型材料(340)四、综合分析法——综合型材料(341)第三节  资料分析常考概念(342)一、计算型概念(342)二、理解型概念(348)三、能力提升训练(351)第四节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355)一、简化技巧(355)二、计算技巧(358)三、能力提升训练(361)第五节  典型真题精析(364)真题一(364)真题二(365)真题三(367)真题四(368)真题五(371)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74)中公教育•2011年国家(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面授课程体系(376)中公教育•201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远程课程体系(378)  『 主编简介 』 中 公 教 育 核 心 研 发 团 队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具有极其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发了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和全系列教材。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极受考生欢迎。张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资深专家,顶级辅导教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撰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培训针对性强、真题命中率高的特点。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李   琳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有着准确的把握。在授课过程中,在传授解题方法技巧的同时,更注重提升学员基本能力,帮助无数考生在考前短期内大幅提升,最终在面试阶段脱颖而出。刘   彦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执教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面试辅导造诣颇深,善于用简单方法解决看似复杂的问题,讲授生动,幽默,备受学员推崇和欢迎。王学永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理论基础扎实。有着丰富的备考经验和技巧,受到各地学员的欢迎和认可,特别是对公务员考试的难点(演绎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战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最新成果,能让学员在备考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李国斌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从事多年高等教育数学教学工作,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尤为擅长逻辑推理部分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完美的授课艺术,对公务员考试相关科目具有独到的研究,授课逻辑思路严谨,语言生动幽默。其对面试体系的研究,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云   哲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对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有深入的研究,透彻剖析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善于把握抽象的数字推理规律,帮助考生突破瓶颈,注重培养考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启发学员发现各类题型的快速解题方法,总结应试规律,授课思路清晰,深受广大学员的好评。王   娜  中公教育资深研究与辅导专家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研究,主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面试理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解知识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完美的授课艺术。赵金川  中公教育资深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对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有深厚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极具特色,广受学员欢迎。葛树明  中公教育资深研究与辅导专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授课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料分析。系统研究了资料分析部分的重要概念、图表特点,并总结出一系列适合于资料分析部分的解题技巧。授课细致认真,对考点把握准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实用性强,总结的解题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准确有效的复习。单堂云  中公教育资深研究与辅导专家执教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系统深入的研究,造诣颇深,授课充满激情,考点把握准确,善于将复杂的问题巧妙简化,善于抓住学生的思想,有效提高考生快速解题的能力,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陈   巍  中公教育资深研究与辅导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言语理解与表达。对历年真题有深入的研究,总结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变化过程、出题特点、命题趋势,为辅导学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授课严谨而不失幽默,传授简单实用的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其他成员介绍详见:www.examwa.com  『 作者简介 』

温馨提示
欢迎您选择北京考试书店,在这里,我们向您承诺,本书店出售图书均为正版图书,请您放心购买!
如您在下订单的时候遇到难题,欢迎您随时咨询我们的客服人员;
咨询热线:13520801473;在线QQ:1119846269;
如您对我们的书店有任何建议,欢迎您发邮件给我们,我们的邮箱:service@bookskys.com
北京考试书店祝您购物愉快!
汇款账号
汇款户名:庹珍珍
中国工商银行帐号:6222 0202 0004 8271 965
中国农业银行帐号:6228 4800 1051 6883 112
中国银行帐号:6013 8201 0001 5744 736
中国邮政银行帐号:6221 8810 0006 5935 785
中国建设银行账号: 6227 0000 1286 0174 562
支付宝账号:tuozhenzhen88@126.com

相关图书

内蒙古公务员分类
推荐图书
考试资讯
友情链接:北京考试书店 考试哇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