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 图书作者:易定宏
  • 图书定价:¥48.00
  • 折扣价格:¥36.00
  • 为您节省:¥12.00
  • 图书ISBN:
  • 正品承诺: 正品承诺
  •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 图书版次:第一版
  • 本书邮费:邮费说明
  • 图书开本:16
  • 点击次数:

2012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内容简介

公务员考试热已成为全国范围普遍的现象。近年来,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报名人数也逐年增加。2010年甘肃省计划考试录用3897名公务员,共有102929人完成报名,创下甘肃省公务员公开招录以来最高报名记录,其中最热职位报考比例超过了408∶1。据有关专家预测,这种趋势在未来几年内还将继续发展。
一、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全为客观性试题。甘肃省省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是从2007年开始的,从前几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试题来看,甘肃省公考的考查面较为广泛,对考生的分析比较、判断综合、抽象概括和归纳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考试很多地方借鉴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如试卷构成、考点及命题趋势等。对此,考生可在结合国考的基础上展开复习,努力扩大自己视野,积累知识,为下一次公考未雨绸缪。
结合甘肃省近几年的真题,我们可以总结出甘肃省公考的几个特点:
1.从题量上来说,甘肃省2009年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量只有100道,这与同年国考140道题的题量相比,少了近30%,2010年题量为120道(刚过去的国考为135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的难度整体上是要低于国考的。
2.从题型上来讲,甘肃省题型基本上与国考及其他省份的题型类似,没有出现新题型,因此,考生备考完全可以参考国考及其他省市的题型,做好相应的复习与准备,不必因担心新题而另费心思。
3.从命题内容上来看,甘肃省考更加注重应试者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以及判断推理,2010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这两部分的题量均为35道,远超过其他部分。
二、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构成
由于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的起步相对较晚,因而在命题上更具灵活性,对此考生应有充分的准备。
下面我们列出各种题型的具体考查模式,以使大家对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结构有全面的了解。
(一)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题目所包含的考点知识广泛,考生应注意补充相关的法律、政治、经济等基础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学习、多积累。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包括选词填空与片段阅读两种题型,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基本词汇的辨析与运用能力。
【例1】 (2010年9月—多省市联考—73)民间文化同以官方为代表的正统文化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并非的。举例来说,它像无垠无际的沃土,着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而衰落了的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又如枯枝败叶一样,流落于民间,丰厚了它的土层。
A. 相依相伴培育B. 全然隔绝滋养
C. 此消彼长维系D. 泾渭分明培养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根据文段第二句的例子很容易判断“相依相伴”和“此消彼长”不合文意,由此可排除A、C两项;“滋养”和“培养”相比,前者包含用很多的养分、养料来培育之意,与前文的“沃土”相呼应,故本题应选B。
【例2】 (2010年9月—多省市联考—89)我国当代快速城市化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这些历史文化特色是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就是在保护人类文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的文化保护存在冲突
B. 保护城市的文化特色意义十分重大
C. 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D. 城市的文化特色丧失的速度非常惊人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文段末句揭示主旨,强调了保护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意义。文段指出了地方文化特色的逐渐丧失是快速城市化中的一个明显问题,A项中“存在冲突”在文中无支持依据;C项是文段片段的同义复述,没有体现文段的主旨;D项中的“速度非常惊人”在文中没有体现。故本题应选B。
(三)判断推理
1.图形推理
从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趋势看,图形推理考查的规律多种多样,建议考生结合国考及各地新题进行复习总结。
【例3】 (2010年9月—多省市联考—40)
ABCD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每一行前两个图中,左半边点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图中左半边的点数,且右半边点数为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即第一行3+2=5,第二行1+3=4,第三行4+0=4。问号处图形的左半边应为空白,右边应为两个点。答案为D。
2.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部分的必考题型,也是真正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唯一方式,考生应在掌握一般逻辑原理的基础上应对此类题目。
【例4】 (2010年9月—多省市联考—46)一种针对某种疾病的新疗法在12个月的临床试验中使68%的患者病情有了明显改善,其中43%的患者痊愈。然而,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可在12个月内将38%的患者完全治愈。由于新疗法主要选择了那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因此有人认为这种新疗法在疗效方面比常用的疗法更显著。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能够对上述观点提出最有力质疑的是()。
A. 新疗法出现后,这种疾病的患者仍然倾向于使用原有疗法
B. 这种疾病发病初期往往很严重,但相对容易治疗
C.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很多人即使不用药也可使病情改善,甚至痊愈
D. 常用疗法使用四种药物搭配治疗,但新疗法只使用两种药物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要质疑题干结论,就是要证明新疗法相对于常用疗法并没有明显优势。题干中指出,新疗法的治愈率虽然只是略高于原有疗法,但因为新疗法的临床试验主要选择的是重症患者,所以它的疗效要远优于原有疗法。B项如果为真,说明重症患者反而更容易治疗,这就使得新疗法的优势消失,从而对题干论证构成质疑。A、C、D项为无关选项,不构成质疑。故本题答案为B。
3.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题在判断推理部分中相对较为简单,考查考生对概念内涵及其外延的把握。
【例5】 (2010年9月—多省市联考—58)促销∶利润∶商场
A. 游戏∶娱乐∶游乐园B. 美化∶绿化∶城市
C. 检修∶安全∶铁路部门D. 诚信∶美德∶人类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商场进行促销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铁路部门进行检修是为了保障安全。与题干逻辑关系最相似的是C项。
4.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考查内容涉及面宽,考查的大多为陌生概念,对考生背景知识要求提高。
【例6】 (2010年9月—多省市联考—68)冗余设计是指在人力资源聘任、使用、解雇、辞退、晋升等过程中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使人力资源整体运行过程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某一决策发生偏差时,留有纠偏和重新决策的余地。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冗余设计的是()。
A. 篮球比赛中双方各出场5名队员,但通常每支职业篮球队有12—15人
B. 某公司每年都会招一批大学生,让他们在各个岗位实习,作为储备干部培养
C. 某物业配电室配备了两个人,即使一人有事外出,也可以保证有人值班
D. 设计部的一名员工辞职,公司立即从质检部抽人兼任,同时人力资源部开始紧急招人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留有余地”,保持人力资源运行的弹性,A、B、C项中都有“余出”的备用人员,符合冗余设计。D项一名员工辞职,临时从别的部门调配,明显没留余地,不符合“冗余设计”。 故正确答案为D项。
(四)数量关系
1.数字推理
通过对近几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型的分析可知,数字推理的重点趋向于考查多级数列、递推数列及其变式。
【例7】 12,14,19,29,46,()。
A. 62B. 68C. 72D. 76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
原式为三级等差数列,可推出()=7+2+17+46=72。故正确答案为C。
[华图名师点评] 两两做差后寻找规律是做数字推理题较有效的方法。
2.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考查的知识点较为稳定,包括行程问题、比例问题、植树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涉及基础的数学运算。
【例8】 在一杯清水中放入10克盐,然后再加入浓度为5%的盐水200克,这时配成了浓度为2.5%的盐水,问原来杯中有清水多少克?()
A. 460克B. 490克
C. 570克D. 590克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设原来杯中有清水x克,则
10+200×5%10+x+200×100%=2.5%
解得x=590。
[华图名师点评] 溶液浓度问题的关键是:溶液浓度=溶质溶液×100%。
(五)资料分析
近几年资料分析题型中,综合型资料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但整体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
三、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预测
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呈现日益加大的趋势,包括单个题目考查难度的增加及整体题量的加大等。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而言,甘肃省一方面根据全国范围的公务员考情变化而变化,如采用新的考点、涉及一些新的题型;另一方面,甘肃省可能在题型题量、试卷结构方面保持自己的一些特色。对此,我们在深入研究甘肃省公务员总考试近年真题的基础上,结合国考与地方省考特点,对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作出如下预测:
2011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结构预测
部分内容2009年题量2010年题量2011年题量预测专家提示一常识判断401520注意人文知识的积累,多关注时事新闻热点,知晓基本的法律、经济、政治常识二言语理解与表达303530注意平时的语言知识积累,学会阅读与辨析三判断推理—3535注意2010年国考及各地省考图形推理部分出现的新规律,对类比推理部分的规律进行总结四数量关系151515包括数字推理、数学运算,题量适中,注意2010年国考及各地省考中数字推理部分出现的新规律五资料分析152020学会准确读图读表,掌握推算、估算、排除等快速解题方法总题量100120120—四、备考建议
(一)备考准备
考生在着手备考前,必须提前了解实际的考试时间。关于这一点,考生关注甘肃省人事网站的公告即可,务必认真解读当年的公务员考试大纲,了解考试能力要求及所考题型,从而根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作出合理的备考规划。
(二)备考注意事项
1.资料选择:备考资料并非越多越好,报考者不宜选择过厚的“一本通”类型的教材,而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较为权威、针对性强的资料。另外,对一些专门性的资料,如《半月谈》等,考生可适当关注。这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积累时事方面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对考生的《申论》答题也有帮助。
2.训练原则:训练讲求精而不杂,做题要设定预先的目的,不可没有针对性地泛做,在做完后必须根据答案解析总结知识与答题经验。同时,考生在训练时要注意限定时间,不能养成散漫的做题习惯。通常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解题时间都非常紧,散漫习惯一旦养成,很容易在实际的考试中误了时间。
3.不脱离真题:由于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资料相对较少,考生可同时关注国考及其他各地最新的省考真题。应试者应注意搜集各地典型的真题及详解,对新出现的题型、考点进行适当归纳的总结。
4.劳逸结合、循序渐进:备考是一件时间较长、也比较辛苦的过程,贵在坚持。报考者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可急于求成。毕竟,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提升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一点一滴的所得都值得庆幸。
五、高分策略
1.考前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每一年的考试开始之前都会颁布一个法定性的文件——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大纲(或公告),其内容基本借鉴了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大纲。
公告中的内容公布后在考试中就不会再有变化,应试者因此可以放心研读。应试者应将考试公告中的内容研究透彻,将公告中的试题类型和特点做细致的掌握。这样有助于考生把握一个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偏离考试要求。
2.答题原则——先易后难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特点来看,做题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可以保证成功率。如果一定要坚持把一道难题做出来而因此耽误了大量时间,会导致剩下的大部分试题无法做完,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可取的;反过来,如果先将容易的题做完,等有剩余的时间再回头做较难的题,反而会大大提高分数。
另外,应试者应当在这一点上保持头脑清醒,即答题重的是质量而非数量,无论做哪一题,都首先要保证该题的正确率,而不是急于将题做完,这才是明智之举。
3.注意考场要求,把握考试时间
考场中有严格的程序安排和规则要求,应试者一定要在考前了解相关要求,并在考试中严格照办,否则会影响考试成绩。
考试时间是应试者必须要在考试前进行统筹安排的问题,如果丝毫没有计划和安排,在考试中因时间紧、答不完题而造成手忙脚乱的情况就很正常了。应试者应根据自身特点对答题的先后顺序和每一题大概所需的时间作出预先的时间分配,如果超过了这一时间却没能做出答案,那么,应试者应当很快转向下一道试题,顾全考试大局,不被樊篱所阻挡。
4.重视直觉和第一反应,避免狐疑多虑、犹豫不决
应试者面对有些很难区分选项的试题时,应当重视直觉和第一反应,避免狐疑多虑、犹豫不决。事实上,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觉得几种答案都对但又只能选一种,考生往往会犹豫不决,最后,只能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考生采纳先入为主的方案,重视并适当应用直觉。直觉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而产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要有效。
模块一常识判断模块一常识判断
模块一常识判断
模块一常识判断
  模块导读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的考查范围十分广泛,内容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科技、法律等。2009年该部分题量较大,为40道,2010年减少为15道。从近几年常识判断部分的考查情况来看,各考点分布较为均匀,并没有刻意突出某一方面。因此,考生以平和的心态,根据自身特点做好日常积累和备考训练即可。
本模块分法律常识、政治常识、经济常识、人文常识和自然科技常识五章,目的是丰富考生各方面的知识,着力提高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专家点拨
常见误区:
1.由于对考试大纲和历年试题不了解,只复习法律常识,不涉及其他方面的常识。
2.复习过于讲究深度,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实际上常识判断考查的都是公职工作应知应会的知识,不会很深奥。
3.只注重知识积累,不注重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事实上,公考试题非常灵活,常识判断中大多数题考生即使不知道其背景知识,也可以依据常理推断出答案来,这也是“常识判断”中“判断”两字的深意。
备考策略:
总体来说常识部分的方法性、技巧性并不是很强,主要是知识性的考查,所以应试者在复习时应重在积累而不在深度挖掘。
同时,常识判断的部分试题紧跟时事热点,具有时事性、灵活性、贴近实际生活的特点。所以考生应多关注时事和生活中的常识。
总而言之,要想在常识部分取得较好的成绩,就请考生做一位关心时事的有心人,关心身边的大事小情,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强化记忆,重在积累,相信你会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第一章法律常识
第一章法律常识
命题热点盘点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中法律常识部分重点包含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和公务员法等。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选择侧重点,建议考生看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文本,如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公务员法、合同法等。
二是注意总结,对于比较重要且容易出错的法条要学会总结,举一反三。
三是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把法律当成是“辅料”,在其他科目复习累的时候看一看法律,不要死记硬背法条,这样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必备知识盘点
法律常识的知识点比较零散,不同部门法律之间又有很强的相关度,例如宪法和行政法之间。对宪法、民法、刑法的考查侧重于对法条的理解,对行政法的考查则侧重于实际公共行政过程中的应用。另外,多个部门法联合起来考查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复习时不可掉以轻心。
第一节宪法
一、宪法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念
1.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3.宪法的本质。宪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根本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宪法反映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主要表现为:宪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二)宪法的制定
1.概念。宪法的制定是指制宪主体根据程序制定宪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制宪权是创制作为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修宪权是根据制宪权而产生的一种权力,是制度化的制宪权。
2.宪法的制定主体。宪法的制定权只能属于人民,而不能属于别的任何机关或个人,这是由宪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3.宪法的制定程序。为了保证制宪工作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制定宪法一般包括如下程序:制宪机构的设立、宪法草案的提出、宪法草案的通过、公布。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一般表述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无产阶级在创建无产阶级政权过程中,批判性地继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2.人权原则
迄今为止,人权原则已经成为各国宪法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的宪法保护。2004年,我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它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
3.权力制约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4.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不仅宣布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全体公民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且还规定国家的立法权属于权力最高的人民代表机关。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在宪法中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本书目录
绪论
一、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述1
二、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构成1
三、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预测4
四、备考建议5
五、高分策略5
模块一常识判断
模块导读7
专家点拨7
第一章法律常识8
命题热点盘点8
必备知识盘点8
第一节宪法8
第二节行政法10
第三节民法13
第四节刑法16
第五节诉讼法18
第六节经济法19
第七节典型真题精讲24
真题强化训练27
第二章政治常识31
命题热点盘点31
必备知识盘点31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31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3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34
第四节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要点37
第五节典型真题精讲39
真题强化训练40
第三章经济常识43
命题热点盘点43
必备知识盘点43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43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3
第三节我国的经济体制45
第四节常用经济术语47
第五节典型真题精讲51
真题强化训练53
第四章人文常识55
命题热点盘点55
必备知识盘点55
第一节文学55
第二节历史60
第三节哲学68
第四节典型真题精讲71
真题强化训练73
第五章自然科技常识76
命题热点盘点76
必备知识盘点76
第一节生物常识76
第二节地理常识78
第三节现代新科技81
第四节环境常识84
第五节典型真题精讲86
真题强化训练88
华图-常识判断模块题库91
模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模块导读96
专家点拨96
第一章选词填空97
题型综述97
解题技巧盘点97
第一节实词辨析98
第二节虚词辨析  101
第三节成语辨析104
真题强化训练107
第二章片段阅读112
题型综述112
解题技巧盘点112
第一节主旨归纳题112
第二节态度观点题116
第三节意图推断题118
第四节细节判断题121
第五节词句理解题124
第六节代词指代题127
第七节衔接排序题129
第八节标题结语题132
真题强化训练133
华图-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题库138
模块三判断推理
模块导读142
专家点拨142
第一章图形推理143
题型综述143
解题技巧盘点143
第一节图形数量规律143
第二节图形组合与拆分规律146
第三节图形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规律147
第四节图形位置规律149
第五节折叠透视规律151
第六节其他规律153
真题强化训练155
第二章逻辑判断159
题型综述159
解题技巧盘点159
第一节直言命题及其推理159
第二节复合命题及其推理162
第三节模态命题及其推理166
第四节三段论169
第五节归纳论证173
第六节逻辑基本规律179
真题强化训练182
第三章类比推理186
题型综述186
解题技巧盘点186
第一节概念属性类186
第二节逻辑关系类188
第三节其他关系类189
真题强化训练190
第四章定义判断192
题型综述192
解题技巧盘点192
第一节关键信息类192
第二节代入定义类195
真题强化训练197
华图-判断推理模块题库201
模块四数量关系
模块导读211
专家点拨211
第一章数字推理213
题型综述213
解题技巧盘点213
第一节多级数列214
第二节分组数列215
第三节递推数列217
第四节幂次数列218
第五节分数数列220
第六节图形数阵222
真题强化训练223
第二章数学运算225
题型综述225
解题技巧盘点225
第一节计算问题225
第二节方程问题227
第三节行程问题229
第四节比例问题232
第五节几何问题234
第六节计数问题236
第七节边端问题239
第八节初等数学问题240
真题强化训练243
华图-数量关系模块题库246
模块五资料分析
模块导读250
专家点拨250
第一章文字型资料252
题型综述252
解题技巧盘点252
典型真题精讲252
真题强化训练257
第二章图形型资料260
题型综述260
解题技巧盘点260
典型真题精讲261
真题强化训练263
第三章表格型资料267
题型综述267
解题技巧盘点267
典型真题精讲267
真题强化训练272
第四章综合型资料275
题型综述275
解题技巧盘点275
典型真题精讲275
真题强化训练281
华图-资料分析模块题库284

温馨提示
欢迎您选择北京考试书店,在这里,我们向您承诺,本书店出售图书均为正版图书,请您放心购买!
如您在下订单的时候遇到难题,欢迎您随时咨询我们的客服人员;
咨询热线:13520801473;在线QQ:1119846269;
如您对我们的书店有任何建议,欢迎您发邮件给我们,我们的邮箱:service@bookskys.com
北京考试书店祝您购物愉快!
汇款账号
汇款户名:庹珍珍
中国工商银行帐号:6222 0202 0004 8271 965
中国农业银行帐号:6228 4800 1051 6883 112
中国银行帐号:6013 8201 0001 5744 736
中国邮政银行帐号:6221 8810 0006 5935 785
中国建设银行账号: 6227 0000 1286 0174 562
支付宝账号:tuozhenzhen88@126.com

相关图书

甘肃公务员分类
推荐图书
考试资讯
友情链接:北京考试书店 考试哇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