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师招聘专用教材-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图书作者:李永新 
  • 图书定价:¥42.00
  • 折扣价格:¥33.60
  • 为您节省:¥8.40
  • 图书ISBN:
  • 正品承诺: 正品承诺
  • 出版时间:2010年7月1日
  • 图书版次:第一版
  • 本书邮费:邮费说明
  • 图书开本:16开
  • 点击次数:

2011年教师招聘专用教材-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内容简介

『 内容简介 』 前    言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专业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并落实“凡进必考”的教师招聘制度。这种准入制度,为广大优秀高校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任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彰显了社会公平与正义,有助于从实质意义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然而,关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评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使用什么样的形式,考查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尚未建立科学的规范。面对这种境遇,很多考生无法理清招教考试的头绪,无法有效应对考试,与教师职业失之交臂。为帮助广大考生把握考试脉搏,在短时期内有效提高考试成绩,中公教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组织相关专家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本书具有如下特点:★内容完备,体系健全★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共分6本,以笔试和面试为经纬线,结合中小学不同学段的特点,架构起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为主,辅以普通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新课改、教师职业道德、教材教法、教学技能、面试答辩、说课、试讲有机结合的庞大体系,使考生一书在手,知识尽有。★浓缩考点,深入浅出★本书在全面囊括各地各类教师招聘考试的所有考试内容基础上,从最基本、最重要的考点入手,深入浅出的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烂熟于心。★讲练结合,实用高效★本书在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的基础上,追求讲解的清晰明了,并在章节内容之后配以大量精选习题,力求使考生学练结合,及时查漏补缺,稳步提升应考能力。★体例新颖,大胆创新★本书在内容与体系安排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呈现出结构巧妙、体例新颖的特色。专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考生的阅读习惯,对于重要考点,采用阴影勾勒、深度链接、拓展延伸等直观形式做出明确标注,使考生一经过目即了然于胸,以最短时间收最大之功效。一本好书犹如茫茫夜色中的一盏明灯,给人希望,让人不再迷茫。选择中公,就是选择这盏明灯;相信中公,中公将成就你的未来。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目    录 第一部分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一、教育的概念(2)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3)三、教育的本质及功能(3)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4)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8)一、教育学的概念(8)二、教育学的产生(8)三、教育学的发展(12)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8)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8)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9)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20)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20)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21)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22)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22)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22)三、新科技革命与教育(23)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24)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24)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24)三、学校文化(25)四、学生文化(26)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7)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27)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27)三、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意义(28)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32)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32)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33)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33)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4)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36)  一、遗传(36)  二、成熟机制(37)  三、环境(37)  四、学校教育(38)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39)第三节  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40)  一、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40)  二、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41)第四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42)一、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42)二、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42)三、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42)四、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43) 第四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46)一、教育目的的概念(46)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47)三、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48)四、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48)五、西方教育目的的理论(49)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50)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50)二、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50)三、素质教育(51)第三节  我国小学教育目的及其培养目标(54)一、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54)二、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54)三、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培养目标(55) 第五章  教育制度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59)一、教育制度的概念(59)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60)三、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60)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61)五、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62)第二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63)一、旧中国的学制(63)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与发展(63)三、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4)第三节  义务教育制度与终身教育制度(65)一、义务教育制度(65)二、终身教育制度(67) 第六章  学生与教师第一节  学  生(71)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及特征(71)二、学生的发展阶段(73)三、学生的社会地位、合法权利及应尽义务(74)第二节  教  师(75)一、教师的含义及性质(75)二、教师的角色扮演(75)三、教师劳动的特点(77)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79)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及发展(79)第三节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82)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内容(82)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83)三、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及建立与发展(84) 第七章  小学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88)一、课程的概念(88)二、课程的类型(89)三、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90)四、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91)五、课程的意义和作用(92)第二节  课程目标(92)一、课程目标的概念(92)二、课程目标的依据(93)三、课程目标的意义(93)第三节  课程设计(94)一、课程设计的概念(94)二、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94)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99)一、课程实施(99)二、课程评价(100)第五节  我国现行小学的课程(103)一、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103)二、我国现行小学课程设计(103)三、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105) 第八章  小学教学第一节  教学概述(110)一、教学的概念(110)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111)三、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11)四、教学的意义(112)第二节  教学过程(113)一、 教学过程的概念(113)二、教学过程的本质(113)三、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14)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17)第三节  教学原则(118)一、教学原则的含义(118)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和联系(119)三、我国小学教学原则(119)第四节  教学方法(122)一、教学方法概念(122)二、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123)三、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23)四、教学方法的改革(126)五、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127)第五节  教学手段(127)一、教学手段的概念(127)二、教学手段的演变(128)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128)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129)第六节  教学的组织形式(129)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129)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130)三、班级授课制(131)四、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134)第七节  教学评价(135)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135)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135)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136)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137)第八节  教学模式(138)一、教学模式的概念(138)二、教学模式的结构(138)三、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功能(139)四、教学模式的历史与发展(140)五、各种教学模式综述(141)第九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47)一、备课(147)二、上课(148)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150)四、课外辅导(150)五、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151)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小学德育概述(160)一、德育的概念(160)二、小学德育及其构成(161)三、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162)四、小学德育的意义(164)第二节  小学德育过程(164)一、小学德育过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164)二、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165)第三节  小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167)一、小学德育的原则(167)二、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68)第四节  中外德育思想与理论(170)一、中国古代德育思想(170)二、西方几个重要的道德教育思想(171)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177)一、班主任工作概述(177)二、小学班主任工作(178)第二节  班级管理(183)一、班级概述(183)二、班集体概述(184)三、班级管理的概念和功能(186)四、班级管理的模式(186)五、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187)六、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班级管理机制(188)第三节  班级活动(190)一、班级活动概述(190)二、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91)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作用(196)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96)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97)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98)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99)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9)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199)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199)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0)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01)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201)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01) 第二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208)一、心理发展的含义(208)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209)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210)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210)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210)二、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212)三、最近发展区(212)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213)一、人格的发展(213)二、自我意识的发展(216)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216)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216)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218) 第三章  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概述(224)一、 学习的概念(224)二、学习的分类(226)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227)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227)二、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228)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229)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30)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231)一、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231)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232)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233)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235)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35)一、建构主义知识观(235)二、建构主义学生观(235)三、建构主义学习观(236)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236)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37)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237)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237) 第四章  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242)一、动机与学习动机(242)二、学习动机的分类(245)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245)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246)一、行为主义强化理论(246)二、需要层次理论(246)三、成就动机理论(247)四、成败归因理论(247)五、自我效能感理论(248)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249)一、学习动机的培养(249)二、学习动机的激发(250) 第五章  学习迁移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256)一、学习迁移的概念(256)二、学习迁移的作用(257)三、学习迁移的类型(257)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259)一、早期迁移理论(259)二、现代的迁移理论(260)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261)一、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261)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263)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269)一、知识的概念及类型(269)二、 知识学习的类型(270)三、 知识学习的作用(272)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273)一、 知识直观(273)二、 知识概括的类型及措施(275)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277)一、记忆系统的分类(277)二、知识的遗忘(278)三、知识的保持(280)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第一节  技能概述(286)一、技能的定义及特征(286)二、技能的分类(287)三、技能的作用(289)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289)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289)二、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291)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293)一、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293)二、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294)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295) 第八章  学习策略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302)一、学习策略的概念(302)二、学习策略的特征(302)三、学习策略的分类(303)四、研究学习策略的意义(303)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303)一、认知策略(303)二、元认知策略(307)三、资源管理策略(308)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309)一、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309)二、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310)三、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310)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316)一、问题及问题解决(316)二、问题解决的过程(317)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318)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319)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321)一、创造性的含义和特征(321)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322)三、创造性的培养方法(323)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330)一、态度(330)二、品德(331)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333)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333)一、品德形成的基本理论(333)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335)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336)一、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336)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337)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338)一、有效的说服(338)二、树立良好的榜样(339)三、利用群体约定(339)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340)五、价值辨析(340)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345)一、心理健康的概念(345)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346)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348)第二节  心理评估(348)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348)二、心理评估的方法(349)第三节  心理辅导(350)一、心理辅导概述(350)二、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352) 第十二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358) 一、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358) 二、教学评价的分类(359)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359)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360)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360)一、标准化成就测验(361)二、教师自编测验(361)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363)四、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363) 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369)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369)二、教学目标的分类(370)三、教学目标的表述(372)四、任务分析(373)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373)一、教学事项(374)二、教学方法(375)三、教学媒体(377)四、课堂教学环境(377)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378)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378)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379)三、个别化教学(381) 第十四章  课堂管理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386)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386)二、课堂管理的影响要素(387)三、课堂管理的目标(388)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388)一、群体的概念、特征及功能(388)二、群体动力的要素(389)三、非正式群体(391)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392)一、课堂纪律的含义及功能(392)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393)三、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394)四、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397)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403)一、教师的心理特征(403)二、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404)三、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404)四、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影响的实验研究(405)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405)一、课时计划的差异(406)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406)三、课后评价的差异(408)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408)一、教师成长的历程(408)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409)第四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410)一、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410)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411) 『 主编简介 』 中公教育旗下的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一支经验丰富同时又朝气蓬勃的队伍。研究院汇集了当前教师招聘考试辅导领域经验最丰富、实战性最强、成果最显著的专家。这些专家大都拥有多年的一线教学辅导经验,多数人参加过教师招聘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工作,对教师招考有着长期、系统、精深的研究,善于把握招教考试的命题规律,长于从考生角度去归纳总结备考经验,能够为考生提供有效、实用的复习策略和答题技巧,当属教师招考培训辅导领域最权威师资团队。

温馨提示
欢迎您选择北京考试书店,在这里,我们向您承诺,本书店出售图书均为正版图书,请您放心购买!
如您在下订单的时候遇到难题,欢迎您随时咨询我们的客服人员;
咨询热线:13520801473;在线QQ:1119846269;
如您对我们的书店有任何建议,欢迎您发邮件给我们,我们的邮箱:service@bookskys.com
北京考试书店祝您购物愉快!
汇款账号
汇款户名:庹珍珍
中国工商银行帐号:6222 0202 0004 8271 965
中国农业银行帐号:6228 4800 1051 6883 112
中国银行帐号:6013 8201 0001 5744 736
中国邮政银行帐号:6221 8810 0006 5935 785
中国建设银行账号: 6227 0000 1286 0174 562
支付宝账号:tuozhenzhen88@126.com

相关图书

教师招聘考试分类
推荐图书
考试资讯
友情链接:北京考试书店 考试哇在线教育